2024年03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乡村振兴
李安民:大同铜器“守艺人”

★文 /李慧君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李慧君

  作为大同铜器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0多年来,李安民在传承老工艺的同时,不断研发新品,让大同手工铜器在新时代重放光彩。

李安民:大同铜器“守艺人”

  坚守 大同铜器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安民(右三)和他的工匠团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他们的双手,延续着大同铜器香火,用他们的信念,坚守着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供图/受访者

  大同铜器制作历史悠久,在岁月磨洗敲打錾刻中,将大同的灵魂熔铸其中,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内涵,成就了与其他地方铜器同质而异趣的别样风貌。2014年,大同铜器制作技艺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项传承千年的制作技艺穿越历史烟雨,依旧熠熠生辉。

  “我的目标就是通过不断创新研发,使我们的每件作品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兼具,做好大同铜器的‘守艺人’。”李安民,大同铜器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今年虽已84岁高龄,但初心不改,坚守铜器制作行业,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个传统手艺人的坚守。

  炉火冲霄汉,锤声震乾坤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汉书•律历志》记载,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霜暴露改其形。铜器制作多用于武器、炊具和香炉、铜镜等生活用品。作为一种重要金属材料,它经久耐用,可重复利用,其色泽诱人,可防腐蚀,具有强度高、美观、耐久、防火等优点。并且铜本身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给人以美的享受。

  据《大同地方特产·贡品》记载,清代铜火锅作为大同地方贡品,已进入宫廷。清代宫廷中多次举办“火锅宴”使用的铜火锅多为大同的制品。清代大同边贸经山西商人的进一步开拓,成为中国连接欧洲的重要商路,商品交流盛况空前,成为“丝绸之路”衰落后的另一条国际贸易商路。

  清代,不少制作铜器的手工匠人聚集形成铜匠打制匠人集中的一条街,被人们称为铜匠街。此街中一条小巷就称“铜铮子巷”。“百米深巷中,一片捣铜声”。家庭作坊,手工操作,子承父业,世代相传。大同铜匠中有不少回族群众,他们靠祖传手艺,代代相传。至今有的回族群众家中仍珍藏着清代汤瓶壶等民族用品及雕花铜砚等文房四宝。清真寺大殿中,制作精湛的铜制吊烛台,仍高高悬挂,传承经典,高贵典雅。

  1973年,大同“九龙奋月”铜火锅被作为国礼馈赠给法国总统蓬皮杜,更是让大同铜器声名远播。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以及广州、南京、上海、辽宁等国内有名的高级饭店,纷纷派人来大同订购铜火锅,开设别具风味的火锅宴。而到大同旅行的中外人士,也把铜火锅当成了必购的纪念品,成就了铜器制造业一段辉煌的历史。

  守望初心,钟情铜器制作技艺

  李安民是河北顺平人,少年时来大同,1958年参加工作时在矿山机械厂学铸造,也当过车工、钳工,他认为这些工作给他后来从事金属工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同铜器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是个人作坊制作,后来成为铜制品合作社。50年代合作社转为生产铁制品,60年代中期铜制品制作恢复。70年代开始在内燃机车间设立铜器车间制作铜火锅。1978年大同市在内燃机配件厂铜器车间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大同铜器厂,后改为大同市金属工艺总厂。那一年李安民从变压器厂调到大同市金属工艺总厂负责工厂筹建工作,他的职务相当于业务厂长,从基建到生产、供应、销售,都由李安民负责。

  20世纪90年代,大同市金属工艺厂受市场冲击,铜制产品成本偏高,铁器、塑料等新的替代品不断涌现,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大同的铜器制造业从生产数量日渐萎缩,到偃旗息鼓。目睹曾经繁荣的工厂日渐式微,李安民下定决心将自己辛勤奋斗的铜工艺事业坚持到底,把大同铜器技艺传承下去。在一没厂房、二没工具、没资金,可谓“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他请回几位下岗的老匠、老战友,在自家小院里盘起铜匠炉,沿袭手工作坊式铜器加工方式,边制作,边上市,从而打开市场。在平城区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2002年6月,大同市平城区天艺昌工艺品厂正式挂牌,恢复了大同铜器的生产。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天艺昌建立了厂房,并在善化寺外西侧黄金地段建立了产品陈列展销一条龙服务门市部,恢复生产铜火锅、宫廷御锅、六棱壶、佛像、法器、文房四宝等200多个品种。同时,还开发了电磁炉火锅、电磁炉御锅等新产品,适应新时代的快捷生活,受到市场青睐。

  在李安民看来,匠人就要有匠性,手艺人对自己的作品更要精益求精,用手艺说话。他还将声名远播的大同铜火锅做到极致:火锅全用上乘黄铜制成,上锅下灶,中间通风,精致美观,方便实用。火锅内壁涂锡,既防锈消毒,又可保持食物原来的味道。锅身上精致的图案,更成为大同铜火锅之看点。他开发出带着大同特色的云冈飞天图案、龙凤呈祥图案等火锅,还吸纳借鉴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金银器上的一些錾刻文、镶嵌和金银错等文物的元素,开发属于天艺昌的文化创意产品凤鸟古花纹环保工艺火锅等,为精致实用的铜火锅增添了鲜明的艺术韵味,让来大同参观的游客有了可以购买的特色工艺品。

  现在的天艺昌工艺品厂,会聚了一批精通铜器工匠大师,这些匠人中,张河美、王海霞二人都是从学徒做起,一锤一錾地历练,集20余年功底,荣获“大师”称号。李安民和他的工匠团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他们的双手,延续着大同铜器香火,用他们的信念,坚守着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传承中开拓发展

  《中国实业志》记载:“铜锡器皿各种式样不同,故制造方法亦各异,大概铜壶、茶盘、暖锅等类之制造,第一步手续,先将旧铜质放置炉中溶(熔)化,制成铜版,继将铜版剪错缀合。水烟筒、铜勺、锡茶壶、锡酒壶、铜锡烛台等之制造,先用砂箱制成模型,乃取溶(熔)化之铜汁,倾入模型,隔时取出,则已具有器皿之粗坯。各种铜锡器制成粗坯后,尚有一步整理工作,颇为重要,先用锉刀锉光,若需要刻花者,则再加刻花纹,此后继须(续)抛光,抛光有新旧两法,新法咸用电机抛光,所谓电镀是也;旧法则装上脚踏木制抛车,用刀、砂皮、木炭等以光泽之。”传统的大同铸铜工艺,铜造像、铜香炉等法具和铜饰件等都需就范铸造制作,多采用石蜡铸造法,铸铜工艺品须12道复杂严谨的工序制作流程。这些工序中既有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也有精密铸造的现代技术。

  大同铜器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是黄铜。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材料。根据工件要求,按照配比冶炼成铜锭后,用铁锤手工敲打成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近代大同铜器一般都采用黄铜板作为原材料,黄铜板以其含铜量不同,分别为H68、H62等黄铜板。使用黄铜板既减轻了工匠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又使产品标准更加统一,质量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天艺昌工艺品厂在铜器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诸多奖项和荣誉。2014年11月,大同铜器制作技艺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同铜器成为大同工艺美术品的符号和底气。2017年,李安民带着他的团队制作的巨型铜火锅“王府升锅宴”成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同铜工艺更让各地游客大开眼界。2018年,李安民成为大同铜器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一荣誉是对他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传承的肯定。

  作为大同铜器的“守艺人”,李安民和新一代铜器匠人们,用双手雕錾出美好生活的愿景,让大同手工铜器在新时代重放光彩。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3月下旬刊

 
编辑:白静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4-03-22